© 2012-2024 中樂號古樹茶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ICP备案证书号: 香港太子基隆街33號 Tel:+852-2374 6188
在茶道中,即使是行走也有严格的规矩。有人说,日本茶道是从规范逐步到心灵内部的
就一般概念上的人来说,它是有相、有肉、有精神活动的。但在禅来看,这种有相的人不是真实的人。否定这有相的人,脱却了一切有形束缚的无相的人才是真实的人。真实的人也被称作无相的人,自觉了的无相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,即脱离了一切形状的自己、否定了一切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。但这个真实的自己又不是什么自己以外的别的东西,自觉了的自己仍是原型的自己,不过是成为一个自由了的自己。这个自由了的自己甚至获得了生死的自由,毋宁说是抛弃了生死之有形的束缚。生死对于有相的人是成立的,而对于无相的人是不成立的,从一个有相的人变成一个无相的人,即是禅修炼身心的目的。禅提出“佛祖共杀”,这在佛教里是不能容忍的事情。这里的“佛”指释迦,“祖”指达摩,禅认为佛只是一种了悟的境地,是无形的。无形的才是真正的佛,而有形的便是虚伪的佛。寺院里的铜制佛像、佛画上的佛的肖像都是假的。真正的佛不在人体之外,而在人自己本身之中。这种“杀祖杀佛,杀尽初安”的思想,可称为绝对无的世界观。
禅主张“向心求佛,自我究明”。这在禅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.佛不是别的,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,了悟即所谓人体中被隐藏着的佛的觉醒。其觉醒是无形的,又称无相的觉醒。这种无相的觉醒向外是求不到的,只能靠内省的修炼。
禅的绝对否定的结果不在于将来,而在于现在。寄托于未来的否定不是绝对的否定。这样一来,关于自我否定的“了悟”从空间上来说即自己,从时间上来说即现在。所以禅宗重视眼前的日常生活,认为食住行卧都是身心的修炼,又都是佛的体验。由此,在禅宗里产生了以寺院生活为对象的清规。而茶道将禅宗的清规扩大化,更进一步强调了禅的思想。说禅宗与茶道同属禅的两种表现形式,其中重要的理由就在于此。
那么再仔细分析一下“了悟”的境界。了悟并非是抓住、得到了某个对象,而是将主观上的自己、客观上的周围世界同时否定。即“能所皆忘”。“能”指主观,“所”指客观。通过否定又产生了“能所不分,能所合一”的现象。能所之间的差别被否定,能也是所,所也是能。这种“能所皆忘”的境界被称为“三昧”。所谓三昧,即某种事物成为一体,进入无我的状态。比如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在演奏过程中,将自己融于旋律之中,从广义上来说这也是“了悟”的一种表现,在禅宗以外的佛教各宗里,提倡大量地读经念佛,力图通过这种行为将自己化入佛经之中,以体验佛陀的境界,在读经念佛中获得“三昧”。
钢琴家式的“了悟”只能是瞬间的,只限于弹琴的场合。一般佛教中的“了悟”是有形的,是受三十二相八十种佛顶相的局限的。而禅的“了悟”是无相的。观花为花,抚木为木,花外无我,我外无木。茶道也一样,主张拿起茶碗便与茶碗成为一体,拿起茶刷便与茶刷成为一体,不允许手拿茶碗心想茶刷。点茶时要随着程序的进展与每一事物合为一体,总的来说与茶形成一体,而绝对不允许有点茶给客人看的杂念、禅的“了悟”是无形的,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。因为语言文字本身是对某种有形物的描述。“了悟”的境界是一种语言成立之前的现象,是“言诠不及底”,“非思量底”。
那么,茶道与禅是怎样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?这里引用久松真一先生一段精辟的论述:“茶道的第一目的为修炼身心,其修炼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盘。无相的了悟作为一种现象显示出来的才是茶道文化。茶道文化真是一种内容丰富的文化形式。我自己开始研究茶道以后感到惊讶的是,其文化形式有着强烈的独特性,即:它是一种由无相的了悟,无相的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形式。未渗透无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,反过来说,茶道中必须渗透着无相的自己,即茶道文化是无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现。茶道又是一种根源性的文化,它修炼人的身心,创造无相的人、了悟的人,即创造文化的创造者。所以说,茶道是创造文化创造者的文化。这些创造者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又创造文化创造者.茶道是这样的一种修炼人的天地、是这样的一个文化创造的领域。在此意义上来说,茶道是无相自己的形成及无相自己表现的场所。”
如上所述,真正意义上的茶道的形成,是以珠光为开山、绍鸥为先导、千利休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。这在茶道史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。在那以前的饮茶文化带有赌博的性质,会场上设有山珍海味,人们大吃大喝,酩酊大醉,会场上还展示各式各样珍奇宝物,可说是一种豪华的文化,在这种饮茶文化里,没有丝毫的宗教、伦理色彩。
在饮茶文化上掀起一场大革命的是珠光、绍鸥、利休等人。由他们改革过的茶道,具有宗教式、伦理式的身心修炼的性质。因此,茶道的文化形式是非常严肃的。茶室便是修炼人格的道场,进入茶室后要处处留意。主人与客人都是以修道为目的而走到一起的。所以,主人客人都要小心谨慎地行事。
珠光、绍鸥、利休对茶道的改革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于禅宗的宗教改革.它将禅从闭塞的禅寺里解放了出来,安落在露地草庵中,将禅僧从坐禅三昧的生活中解脱出来,化作在家的茶人,创造了寺院、禅僧所不能创造的禅文化。茶道作为新的禅的表现形式,综合了日常生活的一切形式。茶道与一般艺术形式不同,例如绘画、戏剧、舞蹈,它们只包含生活的某一部分,而不能笼括整个生活。而茶道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体系。
茶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“无的宗教”。它从“有”的不安感中解放出来、建立了“本来无一物”的绝对否定的世界。“无一物”似乎给人一种消极、萧条的感觉,其实“无一物中无尽藏”,其中包蕴着无限的可能性、无限的创造性。自由自在的创造性只有在否定了的、绝对无的主体上才能实现。这样一来,“无一物”并非消极之物,而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了。
上一篇:什么是普洱茶?普洱茶是什么?
下一篇:探访茶叶之乡武夷山【武夷行记】